龙游智慧教育

龙游县塔石小学

>学校首页>教育科研>教学论文>内容详情

让阅读浸润心灵,让乐写彰显个性

发布时间: 2017-03-23 10:54 发布单位: 龙游县塔石小学 浏览量: 735 【公开】

【摘要】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能说会道是现代人比较注重的素质之一。教学中,我们要引领学生大量地品味、欣赏、朗读、背诵与积累语言,抓住精彩的语言反复声情并茂地诵读、感悟,乃至积累成为经验,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就是要求我们的学生多阅读,在阅读中吸收丰富的语言;让学生多动笔,在写话中掌握语言文字的规律;让学生多实践,在实践中积淀文化的底蕴。“读,浸润心灵”,只要学生爱读爱说,有了量的积累,就能有质的飞跃,犹如“熟读唐诗三百首”,能达到出口成章,就可能实现“妙笔生花”的语言表达境界。

【关键字】语言文字 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实践是积淀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能说会道是现代人比较注重的素质之一。如何学会运用语言,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冰心在《再寄小读者》一文中谈及小朋友写日记,夸一个孩子写作水平高是“找到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途径”,因为“他脑子里积攒的词句很多又会灵活运用”,从老前辈的教诲中,我们便可以找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好途径,那就是要求我们的学生多阅读,在阅读中吸收丰富的语言;让学生多实践,在实践中积淀文化的底蕴;让学生多动笔,在写话中掌握语言文字的规律。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以语言为主要学习对象,让学生感悟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否则,就会使语文课缺失了语文味。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因此教学必须要引领学生大量地品味、欣赏、朗读、背诵与积累语言,抓住精彩的语言反复声情并茂地诵读、感悟,乃至积累成为经验,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阅读是吸收

 “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这是世界读书日的主题。可是“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却发现,已经有超过半数的国人一年也读不了一本书,2007年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也就是说有半数的国人不读书。阅读的缺失,让孩子变得心浮气燥,变得孤独寂寞,变得碌碌无为,因此,对学生来说,读课外书不仅有助于积累语言,提高习作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坎坷和磨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建设书香校园,让每个孩子的书包里多带几本课外书,多到书店里看一会书,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读好书,好读书”,带领孩子在充满睿智、热情和深邃思想的文学天地里徜徉,快乐享受如春风般的惬意,在阅读中积累丰厚的语言。

 .诵——遣兴陶情

朗读就是理解,朗读就是发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要我们多读,就能理解文本的内涵,明白其中的道理,让我们的语言在朗读中得以提高,得以感悟。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孔子语录》……经典之美,首先在于智慧——所有经典都是无数先哲前贤智慧的结晶;经典之美,还在于韵律——汉语有着世界上最美妙和音韵主节奏。而这些智慧和音韵,只有凝聚我们的情感,发出我们的声音,或读、或诵、或吟、或唱,经典的智慧之美才能被唤醒,经典音律之美才能被激活。当学生捧起这些经典,总能让他们爱不释手,让他们的心灵再一次与古人进行对话,让他们的精神在朗读中又一次受到洗礼。

读书,既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每天早上,让学生手捧着书籍,琅琅的书声回荡在校园的上空,从浅显易懂的《三字经》到富含哲理的《唐诗三百首》,从意境深邃的古文到琅琅上口的小诗,让学生走近经典。手捧着书籍,就是手捧着希望,教师给学生一盏明灯,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翱翔。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开展了“每周一诗”、“每日一句”以“班级读书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激励,在活动中得以提高。

.摘——聚沙成塔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可见,让学生及时动笔墨摘录一些好词好句,哪怕学生每天只摘录一个词语,只理解一个词语,一年就能积累365个词语,那六年的小学生涯就可以积累成一个浩瀚的海洋。孩子的记忆力非常的强,但也特别容易忘记,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我们要求学生把平时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及时记录下来,每个学期利用《读书笔记》这一摘抄本,首先让学生积累书本中的好词好句,有能力的学生还要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有时写一写自己对文本的感受,有时写一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只要是能让孩子动起笔来的,我们都让学生试一试。因为我们相信:只有平时的“厚积”才能在写话时做到“薄发”,学生再也不会因为习作时为“无米之炊”而啃烂笔头了。

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写作是倾吐

博览群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天长日久,自然会产生写的欲望。而且因为读的书多,写起来就会有“信手拈来”的感觉,正如杜甫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手写我心”,嘴里怎么说,心里怎么想,手上就怎么写。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在学生刚开始写话阶段,教师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必强调写作的种种技巧和种种规矩,放手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像,大胆地写,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即可。孩子刚写作文就像刚学会咿咿呀呀说话的孩子一样,发言标不标准都不显得那么重要,只要学生敢于大胆地写下来,哪怕只有一句话,一个词用得精彩,教师都要给予充分地肯定,把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出来,让他们每人都能动笔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年级的学生刚进校园,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到那么的新鲜,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说,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为以后的写做好基础,此时我们主动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把书本中的图画编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并做好记录。当学生刚学完拼音后,要求学生以拼音当拐杖,一点一滴地记录自己成长的过程。每天写一句话,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及时用手中的笔写下来。虽然有时他们写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的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但我们很欣慰,一个学期下来,他们的写话本里记录了自己这一学期的成长变化、喜怒哀乐:

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女老师,她的眼睛大大的,头发长长的,真漂亮!

今天我同桌上体育课的时候摔倒了,疼得直哭,我和同学都去安慰她。

老师夸我读书的声音很响亮。

……

学生稚嫩的小手里,写出了自己极富色彩的感受,虽然这样的作品里,还夹着许多的拼音,但这些都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喜欢用手中的笔记录自己的感觉的孩子,看到了一个个真实的孩子。

“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只要学生相信自己的眼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的作文就是优秀的作文。在这一路的长跑过程中,教师要以欣赏者的眼光,宽容者之心理,及时鼓励与表扬,哪怕是学生一些微不足道的进步,都夸张地表扬出来,才能诱发孩子习作的情感,使他们不怕作文,走出这用文字表现的人生的第一步。

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实践是积累

.观察生活——写话因你而精彩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章。”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上此事要躬行。”这一语又道出了生活的重要性,而有些学生因忙于“学习”,缺少机会广泛接触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再加有的学生不会观察生活,不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就形成了作文与生活联系不紧密的现象。教师应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观察生活,只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去感受生活的馈赠,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积累下来,建立起一个丰富的信息资料库,那么学生再张口说话、举笔行文时就不用发愁了。

1)今天我当家

放学后、星期天,让学生常和父母亲一起参加家务劳动,或烧饭炒菜,或打扫卫生,这些劳动生活可成为写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此,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或生活习性,可写些跟踪观察日记。再次,在适当的时候,学生不妨写些留言条、请假条等,用笔来跟父母亲进行沟通,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

2)多彩的校园

小学生白天在校学习六七个小时,这是一天中的黄金时间,在这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将为学生留下宝贵的习作材料,提供良好的习作机会。要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关键还是要靠老师较好地引导,组织开展各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积累作文的感性材料。 如:班队活动内容、六一游园活动、运动会、做早操……校园生活越丰富,学生动笔的机会和创新的机会也就越多。

这样的活动每天都在进行,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有所感、有所动,他会产生一种倾吐的愿望,也愿意用手中的笔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3)亲亲大自然

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它不仅属于画家,更属于小学生。每当周末时,我就要求家长带着孩子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或邀三五朋友,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无间的接触。教《我是环保小卫士》,我让学生到大街上、到景区里……通过访问、拍照、采访等形式,让学生记下心中的感受。有时让学生观察一个月中月亮形状的变化,写下观察日记;有时和学生一起来到校内外寻找春天,写赞美春天的小诗;更让学生仔细观察一年四季的风,加上丰富的想象,写成了《假如风有颜色》等。 让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想象,依赖这种想象的巧妙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

4)社会大家庭

社会是个大学校,它具有广阔的空间。节日到了,学生来到大街上,感受到热烈喜庆的气氛,心中充满了对社会这个大家庭的热爱之情。元旦,让学生上街观察,与同伴交流,这种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后的练笔效果一定会很好。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社会调查,写调查资料,让他们走近生活,感受生活。

生活真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观察、体验生活,就会摄取到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作文就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就会用自己的笔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

.巧用文本——写话因你而丰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应留出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文本,感悟文本,同时,我们还应该合理地开发文本,让学生勤于练笔。

1)扩展情节,合理想象

例如:《风筝》一文中:“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是我们村的水磨坊。”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表情,都到哪里寻找了,把“我们”的内心活动,扩写成一段内容具体的话。

2)续写结尾,异彩丰呈

如,根据《我是您的儿子》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焦裕禄出了许楼村后》;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子真的来到了天堂》;根据《凡卡》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了《凡卡梦见了爷爷》。

3)仿写片断,学会运用

低年级的小学生是处在模仿的阶段。如教学完《太阳是大家的》一课后,让学生模仿第二段,用上拟人的写法,写一写,太阳还帮助了谁?如学了《葡萄沟》一课后,让学生模仿写葡萄颜色的句子,写一写公园里的小花等。

事实证明,立足于教材的写话训练,不仅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更为深刻,也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读,浸润心灵”,只要学生爱读爱说,有了量的积累,就能有质的飞跃,犹如“熟读唐诗三百首”,能达到出口成章,就可能实现“妙笔生花”的语言表达境界。

 

 

 

参考文献:

[1].张祖庆.中国语文岂能一张脸.(博文)

[2].阅读教学中的动笔写.小学语文教学,2010(3)

[3].教材练笔开发策略.教学月刊.200911

[4].阅读教学中的补白点及教学时机的选择.200912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服务热线:0570-7110273 龙游县电化教育中心  
Copyright© 2023 ly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8045910号-1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